思考:
其實分面餅的可能的做法有以下幾種:
1.老大先分,老大先得
2.老大先分,老大后得
3.最后還請信賴的母親作為公正的第三者分
......
試想建立在方法一的基礎上,基于“老大”的大哥謙讓,公正的心態(tài),一次可能做到公正,但如果10次,100次呢,老大會不會一直甘心“吃虧”呢?萬一“老大哥”不懂事呢?
結果是顯而易見的,長此以往,在現(xiàn)有的制度/流程下,最終會將“好人”變成“壞人”。
而建立在方法三的基礎上,對于企業(yè)來講,無疑將流程拉長,并且衍生了第三方的成本;還可能給兄弟倆對其施加影響的可能性。
從上述這個經典故事中,我們看到了做好一件事的三要素:制度,流程與機制。
首先我們對于制度所描述的通常是應該怎么做、必須怎么做的問題,具體是企業(yè)價值觀,使命,愿景的體現(xiàn);而對應該由誰來做、哪個部門或崗位來做,如何來做通?慷鞒虂韺崿F(xiàn)。
制度與流程二者的關系如同”提壩”之余“河道”的關系;如果沒有“提壩”作為護航,河道將失去方向,甚至泛濫。
在制度,流程皆存的前提下,故事中兄弟都比較認同方法二的做法,是“機制”發(fā)揮了影子作用,也就是通常我們講的游戲規(guī)則支配了利益的博弈;制度.流程.機制三者缺一不可,我們稱之為“管理的鐵三角”
鐵三角實踐
作為管理者,不妨用"管理鐵三角"審視,梳理一下您的流程:
1.您的管理是僅僅靠制度來管理嗎?
我們過去很多企業(yè)可能是這方面的典型,制度不可謂不多,但缺少可復制的流程作為支撐。
2.您的流程有可信賴的制度來護航嗎?
我們很多快速發(fā)展的中小企業(yè),通過ISO9000等管理體系建立起了流程,但組織缺乏對于愿景,使命,價值觀的深度思考,流程缺少了激勵與動力。
3.您的流程管理中,是否會將”好人“變成”壞人“呢?
我們很多管理相對規(guī)范的企業(yè),很多老板在抱怨,要制度有制度,要流程有流程,為什么員工的執(zhí)行力就不行呢?